黄土高原的老井村祖祖辈辈打不出一眼井,老年人把打井的希望寄托在年青人身上 容貌俊秀的农村姑娘巧英(梁玉瑾饰),高考落第后回乡务农 她热恋着同村小伙子孙旺泉(张艺谋饰) 俩人有着向往山外世界的共同志向 但万水爷(牛星丽饰)为了给旺泉的弟弟换娶亲的钱,硬要他做年轻寡妇喜凤(吕丽萍饰)"倒插门"女婿 为此,巧英、旺泉决定离家出走 万水爷大怒,砸锅摔罐,硬是将二人拦住 正在这时,旺泉爹意外被炸死在井下 迫于家庭压力,旺泉只好答应去做倒插门女婿 为了让家乡人喝上水,旺泉把全部精力都投在打井上,在省水利局孙总工程师的推荐下,旺泉参加了县办水文地质学习班 学成归来,他与巧英、旺才(解衍饰)等年青人风餐露宿,终日颠簸在群山之中 老井村历史上第一口以科学方法测定的井位终于破土动工 正当全村人日夜奋战的关键时刻,出现了塌方事故,旺才牺牲了 巧英和旺泉被土石封在井下,在生命可能随时被夺走的情况下,他们终于做了一次夫妻 不久,他们被救上地面 旺泉出院后又继续带领大家打井,资金没有了,万水爷带头捐出自己的棺木,喜凤也将自家的缝纫机捐出来,村民们踊跃捐献 巧英托人将自己准备的嫁妆全部捐出来,独自走出这万重大山,去寻找新的生活 井,终于出水了 村民们集资刻了一块石碑,石碑上镌刻着“千古流芳”和《老井村打井史碑记》 刻上了老井村几百年来为打井而死去的一长串祖辈的名字,让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千古流芳 《老井》剧照《老井》剧照张艺谋孙旺泉梁玉瑾赵巧英牛星丽万水爷吕丽萍喜凤解衍孙旺才平兰庭孙福昌赵世基疯二爷郝教勇孙富贵穆牧喜凤妈谭希和喜柱儿李菁菁春梅张原三则侯小林枝儿骞焕德旺泉弟丁惟敏三婶张慕芹旺才妈李万年张三货李金榜孙总工程师路辉石门村书记程森林井博士吴天明杨凤良郑义陈万才、张艺谋、杨轮(副)许友夫陈达力石茂林杨钢、郭俊卿(副)孙伟刘新年陈亚光、姚卓玺李岚华王三安以上参考资料:孙旺泉孙旺泉演员张艺谋张艺谋配音-孙旺泉,和巧英青梅竹马,为了给弟弟旺才娶媳妇,万水爷硬要他做年轻寡妇喜凤"倒插门"女婿 迫于家庭压力,旺泉只好答应去做倒插门女婿 为了让家乡人喝上水,旺泉把全部精力都投在打井上,在省水利局孙总工程师的推荐下,旺泉参加了县办水文地质学习班 赵巧英赵巧英演员梁玉瑾梁玉瑾配音-容貌俊秀的农村姑娘,热恋孙旺泉,在旺泉迫于家庭压力,答应去做倒插门女婿后,仍积极支持旺泉,修井塌方后,巧英和旺泉被土石封在井下,在生命可能随时被夺走的情况下,他们终于做了一次夫妻 巧英托人将自己准备的嫁妆全部捐出来,独自走出这万重大山,去寻找新的生活 万水爷万水爷演员牛星丽牛星丽配音-万水爷,旺泉爷爷,为了给旺泉的弟弟换娶亲的钱,要旺泉做年轻寡妇喜凤倒插门"女婿 旺泉出院后又继续带领大家打井,资金没有了,万水爷带头捐出自己的棺木 喜凤喜凤演员吕丽萍吕丽萍配音-年轻寡妇,在万水爷的撮合侠成了旺泉倒插门媳妇,在村里修井资金短缺时,将自家的缝纫机捐出来 以上参考资料:演奏:陕西乐团指挥:齐国才时间颁奖礼奖项获奖/提名获奖者1988年大众电影百花奖第11届最佳故事片获奖《老井》1988年第1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获奖张艺谋1988年第1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配角获奖吕丽萍1988年第二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获奖《老井》1988年第二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获奖张艺谋1988年第八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获奖吴天明1988年第八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获奖《老井》1988年第八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获奖张艺谋1988年第八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获奖吕丽萍以上参考资料:拍摄电影《老井》时,为了找到被困井下三天的心理感受和银幕形象,张艺谋果真三天粒米未进 《老井》荣获国内、国际多项电影大奖,吴天明用所获的10万奖金,为拍摄地山西省左权县石玉峧村挖了一口井 1986年,吴天明拍摄电影《老井》,广发英雄帖寻找男主角孙旺泉 最后选中张艺谋 拍完《老井》后,吴天明得知山西省左权县石玉峧村修路缺少资金时,捐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终身成就奖的10万元奖金,同时从海尔集团争取到20万元捐款,联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王显政修通了投资50万元的水泥路 陈万才拍爆破戏时烟雾未散就进入拍摄现场,鼻子受烟雾刺激发炎,流血不止 拍完电影后住院,患上鼻咽癌 吴天明导演的《老井》,可以看作是改革开放后农村为摆脱困境而奋斗的一个缩影,老井村和孙旺泉并不是作为一个个体而存在的,它象征了中国千千万万个农村和农民的形象,也反应除了当代农村青年为了美好明天而敢于献身的精神 (新浪娱乐评)张艺谋在《老井》中扮演的孙旺泉是为人称道的角色之一 他以本色朴实的表演,展现了新时期农村知识青年顽强斗争而又忍让负重的双重性格,凸现出角色的献身精神,并赋予角色深厚的文化意蕴 (搜狐娱乐评)影片围绕几代农民打井的故事,反映了21世纪农村战胜自然、战胜自我的斗争精神,反映了民族文化意识的不同层面 影片通过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展现了当代农村青年的献身精神,并由此歌颂了中华民族的顽强毅力 (中山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