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瑄是继曹端而起的朱学学者,以复性为宗,强调人伦日用,提倡笃行践履之学,是明代初期朱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思想给朱学打开了一个缺口,在明初影响很大。他的弟子阎禹锡、白良辅、张鼎等创建了河东学派,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笃实近理”是这一学派的特征。[8]
三、吴与弼与崇仁学派
吴与弼,字子傅,号康斋,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他与薛瑄同时,号称南北两大儒,但治学侧重不同,各具特色。吴与弼19岁时,获读朱熹的《伊洛渊源录》,心颇向慕,遂放弃举业,读《四书》、《五经》和洛闽之书,不下楼数年,立志研习理学。他一生中除应诏赴京任“谕德”辅导太子读书两月外,皆家居讲学,弟子从学者甚众,先后有娄谅、胡居仁、谢复、胡九韶、陈献章等,形成了崇仁学派。
吴与弼颇有怀疑精神,并抨击宋末以来的笺注“率皆支离之说”,有害无益。他的理学主要讲道德修养,认为个人道德修养好了,就不难齐家治国平天下。他把“存天理,去人欲”作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面,强调为学者要以“理”的道德规范日常行事。他认为圣贤所言,无非是“存天理,去人欲”,要学圣贤,就不能舍此他求,“故君子之心必兢兢于日用常行之间,何者为天理而当存,何者为人欲而当去”。因此,他讲人的身心修养,人的气质变化。至于修养的方法和内容,则遵循朱学的观点,强调修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要有一个长期持续不断的艰苦过程,要通过读书穷理的工夫,读圣贤书,体会圣贤遗言。所以,他要求弟子循序熟读,“读以千言不计其功,磨其岁月而不期其效”[9],积久自然有所得。他还提倡在艰难的条件下进行磨炼,提倡践履。这些观点也反映了他的教育思想,对于指导学生读书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