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听人评价某某口才很好,指的不外乎是其口语表达能力出众,口齿清楚,思路清晰。当然,能够具有长篇大论口才的人也很难得,然而具有较强的说服能力和沟通能力的人,一般说话言简意赅,直击要处。
所以要检验口才是否真正好,就要看说话的实用性,搞清楚说话对象,这样说出的话才能具有说服力。好比一个演讲者,他本是个企业家,但在农民面前大谈特谈企业应该如何清理不良资产,这样的“好口才”是不能达到和农民沟通的效果的。只有谈些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才能受到农民欢迎。
所以,在沟通中要使他人乐于倾听你的发言,愿意同你谈话,首先要从对方关心的话题谈起,这样容易调动他人谈话的情绪,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氛围,比一开始就直接谈他人不关心的话题或者难题,效果要好得多。
一位历史老师年纪大了,因为牙齿松动了,讲课吐字不清,然而他对工作一如既往的负责,对学生要求依然严格。有位同学对这位老师有看法,就借题发挥,上教务处告状,要求撤换这位老师,还发动班里同学要将这位老师“赶下讲台”。班主任找这位学生谈话,没有直接谈这个问题,而是先问他的爷爷奶奶年纪多大了,身体怎么样。学生不知班主任的用意,回答说:“身体还好,就是年纪大了,记性也差,说话颠三倒四的。”班主任顺水推舟:“是啊,岁数不饶人哪,我们当老师的也是这样,请你们要多体谅。”学生听出了班主任的弦外之音,惭愧地低下了头。后来,他主动向历史老师赔礼道歉,师生关系进一步融洽了。